行李整理vs小物推薦
經過了三個月歐洲趴趴造經驗之後,真的深深感受到出門旅行,行李還是越小越好,搭車移動時扛著大行李很痛苦,歐洲的石子路面拖行李也很令人崩潰,雖然三不五時還是會有好心人幫忙,不過最好還是控制在能自己掌控的範圍裡比較好!於是就想來分享一下這個主題!~下一次出門就帶小箱子就好~~~
延伸閱讀:旅行小物推薦(二):防盜篇
到底要帶些什麼?
衣服
通常只要超過一週的旅行,建議衣服就攜帶一週的份量,然後就是找地方洗衣服,現在一般的住宿地點大多都有洗衣服務,就連青旅也會有付費的洗衣服務或自助洗衣。款式就帶百搭款,如為拍照好看就帶一些飾品去搭配,秋冬就帶幾條顏色不同的圍巾,春夏就帶一些小配件。

鞋子
鞋子至少要帶一雙備用鞋子,可以將襪子捲好放入鞋子中,除了節省空間外鞋子也不容易變形,冬天可以備一雙半統內裡有刷毛的靴子,最好有防水可以事先噴好防水噴霧,如不是要長時間待在雪地裡,只要裡面穿厚厚的襪子一般城市中就算下雪也是夠用了,另外,有些人可能在旅行中會刻意帶一些己經要汰換的衣服,這樣穿完就可以丟,回來又多了空間,但個人真心建議鞋子真的不要這樣,要帶好穿,而且是你平常就穿著順腳的鞋,因為台灣空氣潮溼,有一些鞋子放了一季再拿出來穿時感覺就變了,我這次就是這樣,所以直接捨棄了一雙鞋,重新買了一雙。

常備用藥及保溼型的保養品
畢竟出門在外,萬一有點小不適,有一些常備用藥會比較方便,因為人生地不熟有些國家藥品可能也不一定好買,另外就是保溼用品,有些國家氣候乾燥,雖然像我個人平常不太保養品,但這次出門在歐洲發現氣候實在太乾燥,都開始脫皮了,於是在當地買了保溼乳霜,雖然有些地方這類用品很好購買,不過還是帶個一小瓶在身上比較保險。(這一些我會全部放在一個化妝包中)
萬用充電器
現代人出門電子設備多,手機、平版、相機不可少,出門帶一個好用的萬用充電器很重要,除了可以支援各國不同類型的插座及電壓,多種型態的插座孔,多個USB插座,這樣就不用帶著各種設備的插頭,省空間又方便。



出國必備6合1萬用轉接頭(3USB孔)
旋轉式多功能全球通用轉接頭(2USB孔)
全球通用轉接頭
整理行理的好用小物
壓縮袋
壓縮袋可以大量節省空間,一般的壓縮袋有三種不同類型:
(使用提醒,記得有拉鏈、扣子的那一面往內折,這樣壓縮袋才不易壞掉)
開蓋式:
有一個蓋子可以打開,使用工具將空氣抽出來,有的會附手動的抽氣筒,可以用吸塵器抽氣。
優點是空氣可以抽的比較乾淨,不過要小心收好蓋子,我曾經抽完氣找不到蓋子…哈哈XD,這種比較適合在家裡收納使用,這種的大size的袋子拿來收綿被超好用,至於出門如果還要帶一個抽氣筒就又多佔一個空間。
也有小型的電動抽真空機
小型電動抽真空機+2大2小壓縮袋、(壓縮袋2大2小)
小型電動抽真空機+6入壓縮袋
尾端可以排氣的:
把開口封好再把空氣從尾端排出空氣只會出去不會再跑進來,這種就很適合旅行用。
手捲式壓縮袋(40×60)、(50×70)
1秒完成壓縮袋(S)、(M)、(2S+2M)
手捲式尾端不能排氣的:
裝進去之後開口封好留一個小洞,把氣壓出後再把開口完全封起來,這種操作起來可能就稍微比較麻煩一點。
手捲式壓縮袋尾端無排氣孔的







如果覺得還要把空氣壓出來實在太麻煩,還有一外一種收納袋的設計,把衣物放進袋子之後,還有另一層拉鍊再拉起來把體積變小,雖然沒有壓縮袋省的空間多,但勝在方便!

可以掛在行李桿上的提袋(行李箱拉桿包)
因為選擇比較小型的行李箱,所以附加一個提袋是可以掛在行李拉桿上的,就可以帶更多的東西,拖行李箱的時候也不會掉下來,很方便,沒那麼多東西的時候又可以收起來,最好選擇可以防水的材質。一個小箱加上一個行李箱拉桿包,基本上一般旅行都夠用了。

之後如果有機會,再陸續分享一下出門三個月都帶了什麼~~呃!雖然以我的進度,不知道下一篇是啥時候!哈哈!~~
- |
歐洲SIM卡:30天 2GB、12GB預訂 |
↓↓↓↓延伸閱讀↓↓↓↓ |
旅行小物推薦-防盜篇 旅行小物推薦-行李整理篇 |
旅遊訂票平台匯整比較 |
2019到2020 那些已經完成、未完待續、及想要完成的事 |
Liker.Land是一個能將讀者的讚化為創作者實際收入的平台,透過幾個步驟加入免費會員, 也可以每月5美金加入付費會員,就能鼓勵你喜歡的作者,你〔妳〕的支持將成為創作者的動力,你〔妳〕也可以直接透過PayPal贊助我。 ↓↓↓↓↓↓↓↓↓ |
全站瀏覽人次:2,227,359